一、課程的植根概念:善用課時,立德樹人
二、課程理論與核心理念
-
課程理論基礎
本校的「其他學習經歷」(Other Learning Experiences, OLE)課程以 正向教育(Positive Education)、全人教育(Whole-Person Education) 及 教育局價值觀教育框架 為理論基礎,並結合學校 2025-2028 三年發展計劃 的關注事項,旨在培養學生的多元智能、社會責任感及終身學習能力。
- 正向教育(Positive Education)
- 源自 Martin Seligman 的 PERMA 模型(Positive Emotion, Engagement, Relationships, Meaning, Accomplishment),強調培養學生的 幸福感、抗逆力及成長型思維。
- 課程設計融入 挑戰性任務,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建立自信與成就感。
- 例如:服務學習課程 讓學生透過探訪長者,培養同理心與社會責任感。
- 全人教育(Whole-Person Education)
- 參考 Howard Gardner 的多元智能理論,課程涵蓋 語言、邏輯、藝術、運動、人際、內省等智能發展。
- 透過跨學科活動(如 STEM 課程、辯論、藝術參觀)促進學生均衡成長。
- 例如:模擬飛行課程(四年級) 結合科學與技術,培養學生的空間智能與問題解決能力。
- 教育局價值觀教育框架
- 課程緊扣 教育局七大學習宗旨(如國民身份認同、健康生活、生涯規劃等)。
例如:- 「賽馬會理財課程」(四至六年級)培養學生的財務素養與責任感。
- 「廉政公署 iJunior 德育計劃」 強化學生的誠信與法治觀念。
-
課程核心理念:PUWY 架構
本校 「其他學習經歷」 課程以 「PUWY」 為核心理念,代表:
|
P: Passion(熱忱) |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
|
U: Uniqueness(獨特性) |
尊重學生個別差異,發展多元智能。 |
|
W: Wisdom(智慧) |
培養批判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
|
Y: Youthfulness(朝氣) |
促進身心健康,建立積極人生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