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德教育

 

本校以「基督的愛為根」,秉承耶穌會教育「全人發展」的核心精神,並與教育局價值觀教育結合,以「禮、仁、勤、信」為校訓,致力培養學生具備正向價值觀和道德素養,讓他們成為具備良知、能力、憐憫心和承擔感的社會棟樑。

 

 

二、品德教育特色

 

本校的品德教育以全校參與模式推行,涵蓋課堂學習、校園生活和體驗活動,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下,知行合一,活出華仁特質。

 

  • 浸潤式校園文化:

    • 按依納爵教學法教師以身作則,誘導學生建立良好品德。

    • 每天早上以祈禱開始校園生活,放學前以反思作結,培養學生自省及感恩的習慣。

    • 每年聚焦2-3 項核心美德,透過周會短講、班級經營、科組活動,深化學生對價值觀的理解。
       

  • 全方位課程滲透:

    • 各學科學習重視價值觀的滲入。如:倫宗科運用厄瑪烏教學法,引導學生反思生活經驗,重新審視及改變自己的信念和行為;中文科校本課程中,融入品德情意教育元素、國民身份認同,以螺旋式方式培養學生的價值觀;人文及科學科結合「國家安全教育」、「憲法與基本法」課題,培育「守法、愛國」意識等。
       

  • 深度體驗:

    • 有系統地在不同級別推行價值教育,例如:

      • 四年級「深圳自然與歷史探索之旅」、五年級「番禺尋根探古課程」、六年級「北京歷史文化科技課程」,讓學生走出課室,在參觀古跡、科技園區中感受中華文化魅力,增強對祖國的歸屬感;

      • 六年級「升中人生路」、「海邊靜思活動」,讓學生透過反思認清生命的價值,為自己的人生覓得方向,並為下一個學習階段作好準備;

      • 三、四、五年級服務學習,讓學生在參與服務過程中培育出關愛、尊重、責任感等價值。

      • 一至六年級設社交情緒課程及廉署iJunior德育計劃,透過品德培養課程,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如何關心他人、承擔責任,並提升同理心。
         

  • 家校合作:

    • 我們重視與家長的合作,通過家庭教育講座、工作坊、親子活動等,讓家長了解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並共同支持孩子的成長。
       

  • 持續優化與專業發展:

    • 本年度建立校本價值教育教師專業社群,持續推展及優化價值觀培育,確保所有教師對價值教育有共同目標及清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