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課程目標
-
引領學生認識天主及天主教的價值觀,成為敬主愛人的好孩子。
-
啟迪學生認識基督的愛人如己的精神,並效法耶穌會會士的服務精神。
-
透過自由和友愛的學習環境,使學生達至全人發展,實踐基督徒生活。
-
配合華小畢業生特質,使學生在信仰與道德方面不斷成長。
2. 教學理念
耶穌會教育重視學生的自省能力,與昔日的自己做比較,不斷求進追求卓越。本科的教學理念,以 依納爵教學法(Ignatian Pedagogical Paradigm, IPP)為基礎,透過「背景」、「體驗」、「反思」、「行動」和「評估」的循環來促進學習,以學生為本的全人教育。
3. 課程特色
-
本科採用天主教香港教區屬下之「宗教及道德教育課程發展中心」編寫的教材《踏上星光途》,配合耶穌會依納爵教學法,從學生的經驗出發,結合基督徒故事,從而對自身的經驗反思。
-
課業
小一及小二採用《踏上星光途》作業
小三至小六採用校本設計課業,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反思。 -
三年級和六年級編訂了配合教材的校本課程。
-
三年級---課題《欣賞天父世界》
以本校宗教氛圍天梯的七層油畫(可瀏覽宗教氛圍部份),加入教材內,更具體且具藝術的美,展現天主的創造。 -
六年級---課題《耶穌的使者》
配合耶穌會的教育,本校剪裁課程,讓學生認識來港的耶穌會傳教士的事蹟,介紹與「華仁」教育相關的傳教士(如孟家華神父、黎烈德神父、巴列德神父、連民安神父),讓他們能效法耶穌會會士的服務精神。
-
-
-
升中人生路
配合課題《感恩成長路》本校安排學生到跑馬地聖彌額爾墳場,進行生命教育,從出生開 始到人生的各階段進行反思,從而尋找人生的正確價值觀。
-
海邊靜思
配合課題《靜思好處多》本校除了日常的靜觀祈禱及放學前反思外,特別安排學生到石澳 海灘感受天主創造的美,以及進行靜思活動。此外,還會到石澳天主堂靜修舍朝聖,體驗 靈修所得到的平安。藉著體驗活動,讓他們在未來的路上遇到困難或挫折,都能迎難而上,與主同行,感受到在主內的力量和平安。
-
4. 與關注事項有關的項目
-
放學前反思 / 意識省察
每天放學前,會於班房進行反思,回顧一天,學習感恩和欣賞萬物的真、善、美。
五、六年級每月一次放學前進行意識省察,過程中與自己的內心對話,透過回顧、感恩、反省、求恩,感受天主的臨在,與天主更加親近。
-
多元智能評估
小一全年以及小二上學期以多元智能評估作評核。
小二下學期以及小三至小五均有多元智能評估,為總結性評估的部份分數。 -
ARVR學與教
配合課程內容及學習重點,課堂會安排學生到虛擬實境室進行學習。
小二下學期以及小三至小五均有多元智能評估,為總結性評估的部份分數。年級
課題
主題
一年級
第四課 喜樂滿聖誕
耶穌在馬槽中誕生
二年級
第一課 天主愛中國
黃山山脈
三年級
第一課 欣賞天父世界
天主創造天地
四年級
第六課 生命真妙
感受初生嬰兒視覺,天主與我們分享了他的生命
五年級
第三課 跨越死亡
感受人生最後一段路程,到天國的階段
六年級
第六課 靜思好處多
天父創造了美好的自然環境,好讓我們靜思
5. 宗教氛圍
6. 信仰小團體
7. 信仰培育及福傳
8. 科組成員
9. 認識耶穌會會祖聖依納爵
10. 相關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