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民教育

 

透過多元活動,讓學生認識祖國的歷史文化與發展,理解香港與國家密不可分的關係,從而擴闊視野。我們致力引導學生以欣賞、思辨的眼光看待中華文化精髓,從而提升國民身份的認同感與自豪感,培養他們正確的價值觀、良好的品德和國家觀念。

 

 
 
 
 

 

 

本校國民教育組以「潛移默化,實踐體驗」為方針,致力透過多元化的活動,讓學生深入認識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建立自豪感,提升國民身份認同。我們的課程設計具備以下特色:

 

  1. 恆常儀式,培養情操:每週舉行莊嚴的升旗典禮,讓學生在儀式中學習國家禮儀,增強對國家的歸屬感。

  2. 文化沉浸,趣味學習:每年舉辦中華文化日,透過攤位遊戲、傳統手工藝製作及主題等沉浸式體驗,讓學生親身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3. 主題短講,連繫生活:配合中秋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慶,以及中國歷史文化科技等主題,進行國際語言日短講,將國民教育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

  4. 實地考察,拓闊視野:為四至六年級學生舉辦中國內地遊學團,讓學生親身走訪祖國的名勝古蹟與現代化城市,親身瞭解國家的發展,培養對國家的情懷。

 

透過上述系統而豐富的活動,我們期望能引導學生從認知、情感以至實踐層面,提升國民身份認同。

 

 

3. 校隊

 

 

4.  活動花絮

 

中華文化日
升旗禮
國際語言日主題短講
四年級 同根同心遊學團
五年級尋根探古 歷史文化科技課程
六年級 北京歷史文化科技課程

 

 

1. 中華文化日

 

目標:透過參加中華文化日當天的活動,期望加深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引起學生對中國傳統習俗及文化的興趣,從而增強他們對自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中華文化日前的猜燈謎活動
舞獅講座
當天市集的熱鬧景況
當天市集的熱鬧景況

 

精彩回顧: https://reurl.cc/x3Mx2L

 

 

2. 升旗禮及主題短講

 

目標:藉由升旗禮,讓學生理解國旗與國歌的莊嚴意義,建立對國家的歸屬感;同時透過國際語言日短講, 展示祖國文化的深厚底蘊,從文化層面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國民身份認同。

 
 
 

 

 

3. 遊學團 精彩回顧

四年級同根同心(一天)
深圳自然環境及歷史文化探索之旅

透過參觀古火山地貌、岩石礦物及大鵬古城等地理歷史實地考察,讓學生認識自然與文化遺產的珍貴,建立環保與保育意識。由此引導他們領悟國土安全與保家衛國的深刻意義,從而激發他們主動探索祖國歷史文化與人文地理的興趣。

 

精彩回顧:https://reurl.cc/x3Mx2L

升旗禮

五年級番禺尋根探古(三天)
歷史文化科技課程

透過番禺學習之旅,讓學生走出課室,實地考察當地鄉土民情、新能源產業與沙灣古鎮歷史建築。藉由親身體驗,深化對嶺南文化與科技發展的認識,並建立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識,從而提升國民認同感,激發未來進一步探索祖國歷史與地理的興趣。

 

精彩回顧:https://reurl.cc/x3Mx2L

國際語言日主題短講

六年級

北京歷史文化科技課程(七天)

本課程組織學生親赴北京,開展為期七天的實地學習。透過深度考察古都的歷史底蘊、文化傳承與科技創新,學生得以親身見證祖國的蓬勃發展。課程旨在引導學生從理解到欣賞,由認同到自豪,從深刻鞏固其國民身份認同,激發貢獻國家的志向。

 

精彩回顧:https://reurl.cc/x3Mx2L

 

 

 

5. 學生成果

 

 

1.旅程中的反思與得著

6C黎盛進

  這七天的經歷中,我最想感謝老師和家長義工,因為老師精心地為我們策劃行程,家長義工又無微不至地關心我們的需要,令我在這次行程有快樂難忘的一個星期。

  最令我感到沮喪的是去故宮的那一天,因為當天下了大雨,還起了大風,令我的衣服全部被弄濕,感到非常冷,還有當天行程走了一半,就因天氣惡劣,我們不得不離開故宮。不能目睹故宮整體的雄偉,實在是一大憾事。

  這七天的課程,我體會到耶穌會士在傳教過程中,他們都很堅毅和懂得變通,我在學習上不會很堅毅地學習,我學習的方法也要隨著個人需要而改變,令自己在學業上有更大的進步。

  在中國歷史方面,我瞭解到圓明園火燒的原因是清政府一直覺得自己是最強的,不接納他國技術而戰敗,所以我在升上中學後不可以自滿,要多向別人學習,才能真正地令自己進步。

  在科學技科技方面,我領悟到現在的科技一日千里,人們發明了很多不同的機器,但同時也明白到,人們不可以濫用AI,否則人們的工作會被AI所取代。

6B 吳瀚維

  這七天的經歷,家長義工的支持和陪伴,令我感恩,因為家長義工不停照顧我們,只有很少時間休息,家長義工們出錢又出力,真的是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這次順利的旅程。

  這七天的經歷,獎勵卡方面令我憂愁,因為大家的實力相當,有獎勵,所以非常有競爭性,我不想輸。

  經過這七天的課程,在中國歷史和文化方面,我學會了很多新的知識和對已知的知識,更深了一層。首先,我對圓明園歷史的瞭解變得非常多。英法聯軍的無恥行為把圓明園的寶物搶奪後再賣給中國人,真的非常可笑;我對中國的京劇的瞭解也多了,令我知道了原來京劇有很多幕後的辛勞之處,也令我學會了如何欣賞京劇;大運河博物館裡面有很多我沒有聽過的歷史,看到一些文物模型和多媒體展覽運河工具,古代的船隻,還能瞭解沿線城市的繁榮故事,這些就能讓我學習到更多關於國家大運河的歷史。在科學和科技探索方面,我學會了在使用AI嘗試的時候要正確使用,不要什麼都問AI,這樣我們的大腦思考能力,邏輯思考就會越來越令大腦頹廢,因此我們必須學習如何正確使用AI人工智慧。在科學方面我學會了更多開放太空的知識, 例如太空艙的結構是怎樣的,太空人的工作也瞭解得更多。去了科技館,令我學會了更多關於科學和科技探索方面的知識。

6M 許珀僑

  最讓我喜悅的是爬居庸關長城,雖然沿途經歷了重重困難,但是上到長城的最高點,俯視長城周圍的風光,令人感到十分的喜悅。

  我認為去故宮最讓我感到憂愁和沮喪,因為那天天氣很冷,而我又沒有穿足夠的衣服,只顧著身體,所以就沒有仔細去參觀,非常可惜!

  我從耶穌會士身上體會到堅毅才可以成功。我日後遇到挫折或困難,不會輕易放棄,我會再接再厲,並銘記「失敗乃成功之母」這句話。

  我在圓明園瞭解了它的歷史,知道了康熙,雍正,乾隆這三位皇帝的故事,並銘記古人犯的錯,在我日後的生活絕不犯同樣的錯誤。

6I 王德昇

  這七天的經歷中,有很多人和事都令我感到喜悅。最令我難忘的是在逛街的時候,簡老師送了冰糖葫蘆給我和組員們,而且那是我第一次吃冰糖葫蘆,真好吃呢!我非常非常的感謝簡老師購買冰糖葫蘆給我們吃,使我們在北京有一次難忘的經歷。

  而這七天中,最令我感到沮喪和失望的,便是在故宮中的經歷。當天早上,天氣已經很冷,而且下雨,我們到達後,雨下得更大,所以我們只是草草的看了看,便離開了。其實我是十分期待去看故宮的,所以這次是七天中最令我感到沮喪和失望的,若再有機會,我肯定會到故宮去。

  這七天的課程,經過老師的講解,我更加深入的瞭解到耶穌會士和他們的精神,他們要經過長久的旅程才能到達中國,然後再展開傳教的工作,但是傳教不是容易的事情,因為在傳教的地方,不是所有人都會輕易相信外國人所說的話,而且傳教士也要適應當地的天氣和食物等,十分艱難,因此他們必須有堅毅的精神,這種精神正是令我在華小畢業之後的學習變得更好的因素之一。例如在中學時如遇到學業上的困難,堅毅的品德便會帶領你走出困境,使你的學習變得更好。

  在中國歷史和文化方面,我見識了中國古代著名的不同建築,例如萬里長城﹑故宮等,見識到它們的宏偉和從前的輝煌。在文化方面,我學會了北京腔,京劇欣賞等這些中國的特色文化。作為一名中國人,我會把這些文化和歷史分享給家人和朋友,使這些文化能夠代代相傳。

  我在科學和科技探索方面,了解到中國的科技在近年急速發展,實在令我大開眼界,還有我在中國科學技術館中看到了不少我從未看過的高科技,也使我難以忘懷。我希望未來的中國能夠在科技探索方面繼續高速發展,而且我會用功學習,在未來為祖國爭光和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