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課程目標
培養學生
- 批判性思考、創意、構思、探究及數學推理能力
- 利用數學技巧解決日常生活問題、數學問題、以及其他有關學科的問題
- 與別人溝通時能以數學語言清楚和有邏輯地表達意見的能力
- 運用數字、符號及其他數學物件的能力
- 適當地運用資訊科技學習數學
2. 教學理念
小學數學科教學理念,依據2017年香港教育局數學教育領域課程指引,採用點列式如下:
- 以學生為本:注重學生需求,培養批判性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
- 啟發興趣:透過探究式學習,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與好奇心。
- 連繫生活:融入實境情境,連結數學與日常生活,提升應用能力。
- 多元化教學:設計實操活動,促進主動探索。
- 合作與創新:鼓勵學生表達想法,培養合作精神與創新思維。
- 適時評估:關注學習進展,提供適切反饋,促進個人化學習。
- 科技整合:善用科技輔助教學,增數學概念的理解與應用。
- 終身學習:培養知識、技能與態度,奠定學生終身學習基礎。
3. 課程特色
本校數學課程採用螺旋式教學,確保新舊知識有效銜接,通過在不同年級反覆回顧並深化核心數學概念,逐步提升學生的理解與應用能力。在初小階段,我們強調實作學習,以具體、互動的方式幫助學生奠定數學基礎。透過動手操作、教具運用及生活化情境,學生能更輕鬆地理解抽象數學概念,同時激發學習興趣。
4.課堂活動
運用米尺進行量度
運用捲尺進行量度
運用捲尺進行量度
運用天平進行量度
用量杯進行量度
用針筒進行量度
排水法
排水法
排水法
5.課後活動
-
數學遊蹤
-
目的
- 應用數學知識:通過活動把數學概念與日常生活場景結合,例如測量距離及比較小食店的價格、尋找校園中的幾何形狀等,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實用性。
- 培養解題能力:通過設計具挑戰性的任務,學生需要觀察、分析並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有助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考。
- 促進團隊合作:透過分組活動,鼓勵學生合作討論,培養溝通與協作能力。
-
對象:小二及小三學生
-
推行時間:六月份
-
活動花絮(相片)
-
6.課外活動
-
目的
-
提升數學能力:通過深入學習數學概念和解題技巧,幫助學生掌更高階的數學知識。
-
培養邏輯思維:透過奧數題目訓練,訓練學生邏輯思維、分析能力和解難能力。
-
提升學習興趣:透過有趣具挑戰性的題目,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敖,增強學習動機。
項目 奧數興趣班(免費) 奧數培訓班(收費) 奧數培訓班(收費) 對象 小五至小六 小一至小四 小一至小四 日期 十月份至五月份
(每星期一節,午息時段)
十月份至五月份
(逢星期六)七月份
(每星期兩節,共6節)
負責人 校內老師 校外導師 校外導師 -
7.數學科課程學習目標
| 第一學習階段基本能力 | 第二學習階段基本能力 | |
|---|---|---|
| 數範疇 |
|
|
| 度量範疇 |
|
|
| 圖形與空間範疇 |
|
|
| 數據處理範疇 |
|
|
| 代數範疇 |
|
8.各級數學科學習重點
9.好書推介
